如何把蚕宝宝养的很胖一点胖蚕吐不了细丝
养蚕缫丝这门手艺,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因为那时的甲骨文中就有“桑”“蚕”“丝”等这些字了,除了这些字之外还有许多形制不同的玉石做的玉蚕也可以佐证。
如果再往古说,在距今大约六千年也就是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曾在山西的西阴村出土过半个蚕茧壳,经过考证可以肯定是人工驯养的蚕宝宝所产。
当然了还有比如传说中的皇帝的妻子嫘祖养蚕取丝的故事,传说是她发明了养蚕取丝。显然皇帝时期要比仰韶文化时期还晚了两千多年,所以养蚕取丝的功劳应该不是嫘祖的。
无论无何说明丝绸与华夏渊源极深。
到了汉代,丝绸业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武帝时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让丝绸成了通行世界的硬通货。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由东而西一直贩卖到了罗马。轻盈、丝滑、玲珑毕现的丝绸,没想到舒服顺滑倒成了其次,罗马男人竟然可以透过在女人身上的薄丝隐约看到迷人的裸体。就像陆游形容的一样: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罗马人立即被东方的丝绸撩拨得心醉神迷。插一句,看来东方自古并非如如今的我们被束缚的如同柳下惠一般。
丝绸风行,罗马土豪们把拥有丝绸制品,当成炫耀自己的身家的资本。彼时罗马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丝绸所代表的异国情调和色情诱惑正在动摇婚姻关系的基础……我们每年在东方奢侈品上花费掉的大笔资金,一年多大一亿赛斯特斯”据说当时罗马的年造币量的一半都花在来自东方的丝绸奢侈品上。相比之下,如今流行的那些奢侈品也不过是风水轮流转而已。用一千年的视角去看,东风、西风一切都会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时间到了宋代,丝绸已经走入民间。在大宋的街头衣着在不分三六九等,小屁民也穿得。感觉宋代丝绸工艺已经达到了巅峰[哈哈]。陆游曾这样写道:“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想想时下流行的透视装不正是如烟雾一般的轻纱吗?
亳州在安徽属于江南地界。其实制丝的工艺在宋初江南还不算得一流,一流的手艺在西蜀,后来北宋征服后蜀特地将一大批工匠带回东京汴梁,置织锦局,加速了中原的制丝工艺进步。宋仁宗时的张贵妃就因为穿了蜀锦还被仁宗指摘,不应该那么奢侈浪费。可见蜀中织锦水平还是相当高超的。
正因为蜀中匠人的引入,北宋时制丝工艺突飞猛进,北宋张咏写道:“维扬软穀如云英,亳郡轻纱如蝉翼。”陆游是南宋人,南宋的制丝工艺较之北宋又有精进“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并且又说,“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见制丝之法不光对外国封锁,对国内同行也是密不外传的。
曾经有人照着出土的宋代薄丝织物再做一件,却死活没有得逞,总是要比宋代的重些,厚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居然是,如今的蚕宝宝要比宋代的肥胖许多,因此它吐出来的丝就要比宋蚕吐出的丝粗笨一些。蚕宝宝的进化之路和人一样,由瘦弱矮小到壮硕高大甚至会得肥胖症,因此也会丢掉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者救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