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鑫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养生

两岁宝宝养巨婴怎么办麻烦的两岁家长该如何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亿鑫资讯网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当了母亲的都有过这种经验,孩子两岁开始变得“叛逆”,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甚至不少家长一想起这事就头疼。美国人对此还有个专门的名词“麻烦的两岁”(terrible two)。

为什么2岁的孩子会变得可怕?由此可见,2岁的孩子令人头疼确实是“世界性难题”。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据研究人员大量的观测数据,人们得出结论,1.5-2岁正是婴儿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

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开始逐渐具备比较完整的自我意识,会开始把自己和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父母分开的独立个体。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显著标志。

这时候的孩子会习惯的他用手指指父母之后再指指自己,如此几次反复的行为,其实是在区分自己和家长,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灵此刻正在分化。

孩子在1.5岁之前基本是无法做出区分的,有研究表明,1.5岁以前的孩子多半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就是自己身体的另一部分。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可以分别自己和他人之后,他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说“不”,第一次开口说“不”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这个“不”代表着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家长的认为的孩子需要的需求彻底区分开来。这是宝宝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表达在宣誓自己是独立的。

在心理学上,这个过程被称为婴儿的“分离—个体化”过程。

“分离-个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孩子要开始和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有心智上的分离了。孩子开始要标明自己是一个个体,不再是之前那个和妈妈融合在一起的乖宝宝了。

因此,也就大概在孩子2岁左右,他会和妈妈开始出现“权力争斗”(power struggle),具体表现为你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并且张嘴回答的基本都是“不”。

也就是宝妈们口中常说的“非得跟你顶着干!”因此这个阶段很容易因此父母的愤怒甚至是暴躁,家长们此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一旦出错对孩子成长奖极为不利。

但事实上,家长们并不应该为此愤怒或者反感,反而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因为所有看似的“叛逆”、“不听话”、“和家长对着干”等等都表示这是孩子在获得自己的心智独立。

相关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这是不应该强制干预孩子的“叛逆(自主)”行为,否则孩子独立的过程会被打扰,严重的甚至会中断,最后你将得到一个永远离不开你的“巨婴”。

既然如此,那么孩子3岁以前该如何管教?我们知道了孩子2岁左右会独立意识觉醒,但行为表现更像是“叛逆”和“不听话”,那么很严峻的问题便浮出水面,这时候孩子该怎么教育?理论还是惩罚?都不一定奏效

1、和孩子讲道理

很多家长觉得,既然“控制”不了孩子了,那就跟孩子讲道理吧。

反正孩子能说话了,也能听懂不少大人的语言了,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3岁之前的孩子根本都听不懂你讲的道理。

孩子3岁以前,家长对宝宝的管教尽量偏向行为而不是语言。

你指望你告诉孩子玩具要分享、和别的小朋友要谦让,并且让他理解这些是良好的品德?抱歉,根本不可能,他听不懂的,更不会因此内心产生共鸣。

你能做的只是在他动手抢别人玩具的时候直接制止,最多加一句,“别这么做,这是不对的。”你只能用行动去阻止孩子,而不是指望他能认识到道德层面的问题,那对他来说言之尚早。

良好的美德修养确实需要从小塑造,但上升到具体的道德行为层面,你光用嘴说、教育是没用的,是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言谈举止来给孩子形成榜样的。

“言传”只是辅助,“身教”才是基础。

2、惩罚孩子

2-3岁的孩子的会和父母产生“权力争斗”,这几乎是不可避免,但我们现在也明白,这个阶段正是孩子迈向对立自主的重要时刻,家长的干预程度会决定孩子将来的性格走向。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长为“巨婴”,显然此时就不应该过度的惩罚孩子。

举个常见的例子,比如孩子吃饭挑食,有些蔬菜他不喜欢吃,但这个蔬菜对孩子的营养又确实重要,面独这个僵局你会怎么做?

强制他吃完?和孩子耐心的讲道理?或者惩罚他这个不吃别的爱吃的也不让吃了?显然,哪个方式都不可取。

强迫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独立自主过程,耐心讲道理他根本也听不懂,惩罚他不让他吃对孩子的身体更是一种伤害。那该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只要给孩子准备额外的小惊喜,比如一小块她喜欢的点心,或者其他什么食物,然后开开心心告诉孩子,你可以选择不吃这个菜,但如果你吃的话你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这么做情况就会好很多。在心理学上,正面强化比负面强化效果要很多,并且有选择比没得选也要好很多。如此一来孩子的自主性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当然,这需要家长多花心思。

总之,我想说,在孩子2-3岁的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和孩子产生太多的“权力争斗”,用些小聪明绕开这些问题再好不过。

而事实上,孩子也并不是非得和父母争斗,一是年龄段的心理发育使然,二是多数父母过于教育给孩子套了太多的枷锁给了太多的束缚,对于这个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3、欣然接受当下

记得去年,小锦鲤临上幼儿园之前,有次我们一家驱车自驾,去郊区的动物园玩了一天。

我们在动物园整整逛了5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孩子热情高涨,我们带着她见识到了平时只能在绘本和电视上见到的动物,小家伙都兴奋得不得了。

只是这一路上,我们也没少起“争执”,哪怕是平时安安静静不声不响的小锦鲤,也把我“气得够呛”。

比如走了一会儿她就犯懒想让我抱着,他爸爸要抱她她却不干,又比如临近饭口我饿的不行了小家伙却偏不离开,非得在台阶上跑来跑去,然后看着我傻笑。

此前不就还嚷嚷着饿,要回车里吃饭的孩子这一会儿就变脸了。

有时候我也纳闷我这么“忍让”是否真的值得,她将来能否朝着我期望的方向成长呢?

可又想到当她第一次看到大象的兴奋样子,看到犀牛乐得直拍手,临走时还和大熊猫恋恋不舍的告别,这一切发由内而外迸发活力又让我倍感欣慰,小锦鲤在成长,也正在做自己。

她像我又不是我,她在一点点的成为自己。想到这我就很自豪。

回家的路上,我和她坐在后座,她爸爸问她,“今天咱们看了这么多的动物,玩了这么一大圈,你开心吗?”小家伙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我又问她,“那以后咱们再一起来好不好?”小锦鲤歪过头冲我一笑,“NO!”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现代物业官网

管理学家编辑部

武当杂志

城市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