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导演育儿少年说再开播三观正的妈妈带
《少年说》开播,三观最正的妈妈,再次走红。
一位少年,抱怨妈妈借口社会实践把家务通通扔给他。
妈妈回复说:
“家务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习也是你生活的组成部分。”
“它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你的爸爸回家也是经常做家务, 妈妈生病时家里的所有家务都是爸爸一人承担的。”
“别人的女儿也是千娇万宠的,她也需要学习需要工作。”
“我希望,你将来能像你爸爸一样,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这位妈妈通过让儿子做家务,让他学会承担责任和尊重女性。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这张白纸上最先落下的墨迹。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从小养成的好比天性,习惯成为自然。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如今的时代,孩子们幼时起就奔波于各个培训班之间,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三观正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否则跑得越快,偏离初心就会越远。
01 内心的魔鬼往往来自童年阴影近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疑似与前妻Kimi和好。李阳因在八年前对妻子家暴,成为了人人皆知的渣男。
而今Kimi发文称“我将永远爱我的丈夫。但是家暴是错误且不可容忍的。”
李阳也回应感谢前妻和孩子的原谅,并称自己一直心怀愧疚。
深究李阳为何会对妻子家暴?这要追溯到他童年时的家庭生长环境。
李阳幼时缺少父母关爱,与父母感情淡薄,还经常遭受打骂,这导致李阳学不会如何去爱,也无法与妻子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久而久之,在遇到两人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时,他就选择了与父母一样的做法。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一个人的婚姻受到童年时父母的影响最大,因为他总是会在婚姻中寻找自己的童年,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本能地模仿父母曾经的做法。
龙应台也说过,“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但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
现在网上经常晒那些讨人厌的熊孩子,可是没有哪个熊孩子出生就熊,是因为孩子学习父母的样子,父母纵容孩子的错误,才会让孩子变成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大人。”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们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
02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泰国有一部改编自真人的公益短片《豆芽》。有一天,主人公Ju跟着妈妈去买菜, 发现菜市场的蔬菜中豆芽卖的最贵,于是问妈妈自己能不能种出豆芽来。
“我们试试!”
毫无经验的妈妈,既没有夸下海口说一定成功,也没有敷衍拒绝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尝试起了各种可能性。
不怕孩子有好奇心,就怕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敷衍了事,一点点地抹杀掉孩子爱思考的天性。
第一次豆芽完全没有发芽,不识字的妈妈去买了一本种植豆芽的书学习研究。
第二次豆芽种出来了,可是却枯死了,原来是妈妈和Ju没有时间给豆芽浇水,所以豆芽没有存活下来。
于是妈妈和Ju想办法找来了许多塑料瓶,制作出了自动浇水装置。
经历种种失败后,母女二人终于成功地种出了豆芽。
“Ju,那我们要不要试试种些别的菜呢?”
“我们试试!”
这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妈妈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教会了女儿不惧困难,勇于尝试。长大后,她成长为一名科学家。
爱思考的妈妈,会教出爱思考的孩子;爱读书的爸爸,也会带出爱读书的孩子。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被称为国民才女。她曾说自己对古诗词的爱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武亦姝的父亲,每天下班回家都会陪伴武亦姝读书,十几年如一日。
在父亲的熏陶下,武亦姝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对古诗词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也说,当孩子的心智逐渐发展,孩子会把他们平时模仿来的行为,内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像。
简而言之,就是:孩子会模仿身旁人的行为,使之慢慢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03 教育孩子,重在严于律己《颜氏家训》中有言“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但凡风俗、教化,都是从先辈开始,而后施与后辈。儿女的言行举止都是从父母先辈处最先开始学习的。
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没写几个字就想玩,写点作业能磨蹭到半夜,却没想过,自己翻开书就犯困;批改孩子的作业还惦记着玩手机。
我们一方面苦恼孩子出口成脏,另一方面却在孩子不听话时骂骂咧咧。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父母怎么去要求孩子,而在于,父母遇到事情时会怎么做。
武亦姝的妈妈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爱读书的父母,养出的孩子必然不会多么厌恶书籍;而怕吃苦的父母,孩子必然经受不了多大的苦难
不赡养老人的父母,多数的结局也是无子女奉养,而尊老爱幼的孩子,也必定有一个尊敬长辈爱护子女的父母。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父母的行为都会通过孩子如实地反映出来。
所以,赢在起跑线的,不是孩子,而是三观正的父母。
—End—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公众号——羽木舒亲子育儿,记得留言呦~
作者简介:与桑,爱好写作,希望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