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鑫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育儿

养生保健馆好做吗南京孙禄堂为何在南京国术

时间:2024-04-28 来源网站:亿鑫资讯网

周星驰扮演的苏乞儿

1928年3月24日南京国术研究馆成立,国术馆馆长是原来冯玉祥西北军的二号人物张之江。

为什么张之江好好的西北军二号人物不当,要来做国术馆馆长?

主要是当时冯玉祥经过短暂的“下野”,重新回国执掌西北军;张之江在冯玉祥“下野”时曾经暂代冯玉祥执掌西北军,冯玉祥回来后,张之江自觉尴尬,于是选择退出西北军,到南京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闲职。

张之江到了南京后闲不住,于是撺掇着戴季陶、吴稚晖,一块去找蒋介石要经费,结果蒋介石还真批了一些经费给张之江,这下子南京国术馆算成了一个“半官方”组织。

张之江搞的这个南京国术馆,排面弄得还是挺大,理事长是冯玉祥,他是馆长,副馆长是下野直系军阀李景林。

不过有意思的是冯玉祥虽然成了南京国术馆理事长,但是说起南京国术馆却一脸不屑,认为是张之江“退休”没事做,找了一群“武林高手”陪他过家家。

也不知道为什么冯玉祥将军如此看不上传统武术。

张之江

张之江当了南京国术馆馆长后,就广泛邀请各路传武高手加盟

工程建设与设计电话

,因为孙禄堂名气很大,于是南京国术馆决定聘请孙禄堂担任南京国术馆的教务主任兼武当门门长。

孙禄堂接到邀请后也欣然同意,于是在1928年4月下旬从北京乘火车先去天津,再从天津坐船到了上海,最后从上海到了南京。

结果没想到孙禄堂在南京国术馆只待了不到五天,就决定婉拒南京国术馆的教务主任兼武当门门长的聘请,从南京又辗转到了江苏镇江,担任了江苏国术馆教务长。

为什么孙禄堂只在南京国术馆待了不到5天时间就离开了呢?

根据孙禄堂之女孙剑云的说法,是因为孙禄堂与张之江理念不合导致的:

先父从上海到南京不久

通讯世界杂志

,李烈钧、张之江、钮永建、李景林等设宴欢迎先父,席间张之江讲:“都知道老先生是万能手,我不敢让您留下千手万手,每期留下个百八十手就行了。”先父讲:“一年下来能把三手学明白就不错啦。”张之江问:“哪三手?”先父讲:“无极式、三体式和劈拳。”张之江听先父这么讲,就不说话了,露出不满之色。以后传出先父保守国术秘密的说法。先父察人甚明,感觉与张之江不容易合作,就提出辞职。张之江多次挽留,请李烈钧、李景林来做说客,但先父去意已决。后来钮永建来,说要成立江苏省国术馆,请先父去,钮永建说:“教什么怎么教都听您的。”这样先父就答应去了江苏省国术馆。

所谓的“无极式”、“三体式”、“劈拳”要么是拳架子、要么是套路,根本不能实战。

而南京国术馆因为拿了国民政府的经费,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格斗能力的低级军官,而且时间只有一年,孙禄堂的教训方式是学员第一年只练“无极式、三体式和劈拳”,这怎么可能?

那么,具备一定格斗能力真要练十年八年吗?

摔跤

当然不用。

一手捧红孙禄堂的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也就是向恺然,后来接受湖南军阀何健的邀请

现代商业官网

,去湖南创办了湖南国术馆,结果湖南国术馆里只练了六个月拳击和摔跤的的学员在湖南第二次武术国考里打遍湖南无敌手。

六个月的武龄学生不敢报名,到最后是由教官指派出来的四十名,通过短时间的集训后,首先明确了交流经验、增进友谊,虽力争胜利,但要注重武德。可是学生们心里总认为人家的功夫深,自己学得太少。比赛开始后,看到外地的选手对技术大队和训练所的学生比武的结果,学生都是以拳击和摔跤把对方打翻在地。有的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败下。可说是没有一个不打赢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是不是湖南传武圈子水平太低,所以才被只学了六个月拳击和摔跤的学员打败了呢?

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1933年湖南国术馆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可见湖南国术馆学员实战能力之高。

事实上,南京国术馆也确实以实战为主,根据资料显示,南京国术馆的术科内容包括八门课程: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翻子拳、戳脚、搏击(拳击)、摔跤、长短兵。而且在术科中摔跤所占比例最大。

而且后来实际负责南京国术馆术科教学的是朱国福与朱国禄、朱国贞兄弟,这三人都是率先把拳击和摔跤融入传武的先驱者,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散打的开山祖师爷。

南京国术馆的拳击架子

也是朱家兄弟率先把拳击、摔跤引入到南京国术馆的。

那么,效果怎么样呢?

效果是相当好,根据南京国术馆学员,后来新中国武术九段、北京体育大学创始人之一,有新中国武术泰斗之称的张文广先生考入国术馆之前虽然已经学习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多年,但是在最开始,依然因为不熟悉摔跤,被摔跤老师摔得全身是伤:

到国术馆学习初期刚刚接触拳击、摔跤、散打、短兵等技击项目时,不太适应,常常被摔打得浑身是伤。当时练功的情景至今不能忘记。

南京国术馆这种追求实战的教训风格,孙禄堂完全适应不了,于是他在南京待了不到5天,就匆匆到镇江,受聘于江苏国术馆。

江苏国术馆的术科教学完全按照孙禄堂的方式来,只开了三门课。

孙禄堂

那么,孙禄堂担任教务长的江苏国术馆在全国武术国考中的成绩怎么样呢?

四个字——一塌糊涂。

一直到孙禄堂1931年离开江苏国术馆,江苏国术馆学员们的比赛成绩都是一塌糊涂。

想一想也正常,南京国术馆、湖南国术馆都花了大量时间练习拳击和摔跤,江苏国术馆学员一年只学“无极式、三体式和劈拳”,怎么打得过?

总而言之,孙禄堂先生,关于传武的书籍是一本接一本,在民国名气极大,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服他呢?第一,他几乎不实战,不打擂台;第二,他教的学生水平也都不行。

江苏国术馆学员比赛成绩那么烂,就是明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