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鑫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心理

淮滨曹明星淮南往事淮滨渡口淮滨村

时间:2024-05-27 来源网站:亿鑫资讯网

(文|姜云霞)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闲暇时我爱去淮滨渡口和淮滨村,爱去看淮河里移动的风景。

这儿的风光让我着迷,这风光让我有一种打开宝盒的欣喜!淮水悠悠,情丝绵绵,我的淮南虽不富裕,但却让我百般牵念……

春风有情,我有意。漫步在淮水之岸,不知不觉走到淮滨渡口和淮滨村。

近几年,我先后多次去往淮滨村和淮滨渡口。说起我和淮滨渡口的缘份,还是缘于八公山大涧沟和我写八公山的李更楼,有位读者建议我去写淮滨村。

某一天,我沿着大涧沟旁边的新修的小路前行,我想看看大涧沟修到哪个位置了。无意中误打误撞走到了淮滨村。

第一次走近淮滨村,与村民攀谈中得知,他们原住址因釆煤塌陷了,所以矿务局买了小王庄的土地把村民安置在现在的淮滨村,现在村里仅存的红砖瓦房就是当年迁居时盖的房子。

据说当年的土地补偿款都是用布口袋背回家的,因为那时没有百元大钞,都是十元大团结图案的和五元炼钢工人图案的人民币,有人调侃过那套人民币是18块8毛8分。

那时的每块砖大约4~5分钱,水泥4元钱一袋。盖一间房手工费130元……

矿务局当年给了村民工作,就是人们常说的占地工。有的进矿干了一段时间,村民们亲眼目睹了血淋淋的井下伤亡事故,大多数村民都辞工还乡了。

有的村民听说井下工作危险,就把工作以800-1000元钱左右卖给了寿县,蒙城,太和,阜阳的人家。

下井也好,种地也好,各行各业都需要人。习惯了种地的村民,他们扛着锄头,三五成群,嘻嘻哈哈的,仿佛不是去劳作,而是去赶一场春天的盛宴。

在这里,我看到了纯朴的村民,农家的小菜园。从没有做过农活的我,看到葱都在睡懒觉躺平了,我就好奇地向一位大妈问询,为何让葱横着睡?

大妈说,葱长到一定时候,想吃洋葱必须把葱放平到地面,才能长洋葱。

一路走走停停,遇见村民我就主动上前攀谈,村民说:淮滨村有三大姓,分别是曹,陈,王,也有少许其他姓氏。

说起以前住的地方,村民们说:以前的湾地好淹,就是俗语讲的,淹了小河湾,被单改成裤子穿。

淹一年吃三年,收(丰收)了小河湾,狗(癞男人的意思)都能行个老妈子(老婆的意思)。

在那个没有柴油机的年代,淮河里行驶的都是木船。每当逆风时,木船上就下来几个人拉纤,与河较劲,与岸较真。

男人们光着脊背,挽着裤腿,打着赤脚。胸前背着纤板,有纤板护胸,纤绳才不会勒进肉里。

纤板就是静木板,大约一尺多长,三寸多宽,两头拴着纤绳,从胸前斜拉,身体挣起木船前行时,整个身体像拉满弦的弓箭!

每前进一步,淮河就退一步。人手不够时,女人和孩子也参与进来。他们手背在后面,上半身努力前倾,赤脚踩在沙滩上,身体带动体内的发动机,一步一步往前挣……

穿越时空,我感觉他们就是伏尔加河畔的拉纤者,就是把自己当作牛马的辛勤劳动者!

淮水悠悠,淮水荡荡,沿淮的小村就是堤岸,就是避风港。

这里有老粮站,有改成明甫中学的淮滨小学。新修的小路似血管密布于房前屋后,新旧对比仿佛时光未老,仿佛时光坐上了高铁……

我站在八十年代才开始运行的轮渡上,向着淮滨渡口的二道河前行。我仿佛看见母亲挎着篮子,牵着姐姐,为了口中食,曾经搭乘木船过河来这里拾粮食,掏老鼠洞的情景……

母亲说,六零年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被逼无奈,只好与矿嫂们挎着篮子,揣着面袋子,到处挖野菜,房前屋后的树叶草皮儿,都被人们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群矿山娘子军,又奔袭二道河去拾庄稼,到处都是饥饿的人群,哪里还有庄稼?

饿极了的人们,地毯式搜索,居然发现了老鼠洞,然后便开始了人鼠争食之战。

这战役让人们知道了老鼠深挖洞,广积粮的特性。于是乎田野地头都是弯腰低头的人群,凭借经验人们根据"老鼠哨",(老鼠掏洞挖出来的土),很快就找到了老鼠洞,然后趴在地上,撸起袖子,手臂尽力往里掏。

老鼠洞是很深的斜坡度洞穴,里面各种谷物分类摆放整齐,像极了人类存放粮食的仓库。

大概是人们的喧哗声吓跑了老鼠,所以老鼠都不在"家",尽力掏去,果然从老鼠洞掏出了大半篮子粮食,有豇豆,绿豆,黄豆还有花生。

矿嫂们掏到救命粮,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料想忽然听到一声惨叫,大家都吓得跑向声音来源处,却发现有个半大孩子掏老鼠洞时被毒蛇咬了,胳膊当即红肿起来了,矿嫂们看到这里,都吓得面面相觑心脏狂跳不止……

夕阳西沉,矿嫂们急急带着受伤的孩子,如飞鸟投林一般去挤乘木船回家,人挤人,差点儿都挤成照片了。

不知怎么地把个小孩子挤掉到河里了,他家人声嘶力竭的哭喊,船工也忙着打捞,到底也没挽回这条稚嫩的生命!

第二天再去掏老鼠洞时,听说那个被蛇咬的孩子胳膊也被锯断了!

再善于经营的老鼠,也没有掏不完的粮食。传说被掏空粮食的老鼠,面对嗷嗷待哺的鼠子鼠孙,欲哭无泪,欲诉无门。有的选择食观音土,有的选择易鼠而食,有的选择集体自挂东南枝!

鼠类家族虽然可恶,但是一直在充当人类医学研究的“老黄牛”,它既是研究疾病的工具,又是检验药物作用的“实验者”,为人类战胜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鼠类虽偷谷食,但是不曾都直接致人死亡。人类强大,夺鼠救命粮,致使鼠辈集体自杀,倘若告到阎罗殿,人鼠争粮孰是孰非?!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这里只有辛苦劳作的村民,还有来此垂钓的人们。油菜花里各种摆拍的少男少女,还有洒落一河的笑声……

淮河,我的母亲河。淮滨渡,我的渡口。这里没有风凌渡口的刀光剑影,只有浓浓的烟火味!

遥想当年:河里有流动的木船队伍,还有嗨哟嗨哟的声声号子,两岸深深的脚印……

岸边有金色沙滩,沙滩上有赤脚挑沙的壮汉,还有喘着粗气的拉沙的拖拉机,我相信沙滩那儿一定有闺土一样的少年……

岸边还有喜欢打水漂的少年,用金庸大师所写的乾坤大挪移之武功,举手投足之间,石片片已代替少年在河床上欢呼雀跃。

生长在淮河边,他们最爱游的是淮河,最爱吃的是淮王鱼,最爱说的话是淮普话,最爱从淮滨渡坐两次轮渡,去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的祁集盛会!

淮滨村和谐美好!淮滨渡口,没有肃杀,只有希望。这儿曾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因为煤矿关闭,禁采沙,禁釆石,煤沙停运,这里的喧嚣已成过去式。

如今,靓淮河工程已开启,以后从田家庵到西部(蔡家岗、新庄孜、八公山、凤台,开车或骑行从淮河大堤走皆可,预计五月底淮河大堤路修好,淮河沿线一定会成为淮南一道靓丽的景观,一定会成为淮南新的网红打卡之地。

这块土地已经整装待发,只待画龙之晴之笔,它就能飞,绕淮河而飞……

屈指算来,村民搬迁到现在的淮滨村大约已有四十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曾经有人在这里拉纤,在这里与水较量。

这水,被迫让步。这岸,曾经脚印一片片。雄浑的拉纤号子也曾响彻淮河岸边。岸边的垂柳记得,岸上的人家记得,你记得吗?

(注:本文配图均为作者拍摄)

(姜姗讲故事:淮南淮河故事系列)

2023年4月27日于淮南八公山

★听说前世一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一个真诚可爱的粉丝呢!欢迎随时在评论区留言跟我说说你的心里话哦~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电话

海外医疗服务中介

淋巴瘤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