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取代丧偶式育儿模式共享爸爸来了商务型
这两天微信悄然上线一个“共享爸爸”的小程序,吸引不少好奇眼光。同时也引发争议,到底怎么回事?
打开这个小程序是这样的↓↓↓
给孩子开家长会?陪孩子做作业?帮家里修东西?……网友们纷纷好奇心起,难道是针对“丧偶式育儿”的服务?
竟然还可以选“爸爸类型”!有商务型、暖男型、运动型…↓↓↓
尝试着下了个单,没想到附近共享爸爸这么多,30分钟内就能到。
尝鲜价还免费呢!
点击呼叫后,打开的却是一段视频,看完视频后,竟然跳转到某商家的装修预约页面。
共享爸爸哪儿去了?
原来,“共享爸爸”子虚乌有,这只是商家的营销广告!
该商家品牌部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承认:就是拿共享爸爸作噱头!
不得不说,这“噱头”确实吸引了一大波眼球,但用户却感觉受到了欺骗。
也有网友认为,视频广告的立意还是不错的,是想表达家人的爱无可替代,呼唤多陪伴孩子。但这营销手段却有点低级。
律师:涉嫌欺骗消费者14日,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该家居品牌通过虚拟的共享爸爸创意达到广告宣传目的,属于虚假广告。我国《广告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首先,本案所涉及共享爸爸app中的选项以及所谓的“爸爸”是虚拟的,现实中并不存在共享爸爸这项服务,此种宣传会对公众造成误解,并利用公众的好奇心增加浏览量,即宣传目的。
其次,无论公众基于何种需求点开选项后,最终链接是家居页面,这是通过虚假手段达到宣传目的,构成虚假广告;最后,共享爸爸和该家居并无实质性的联系及共同点,所以,虚假的共享爸爸app是家居企业吸引客户注意力的误导性宣传方式。因此,该家居的宣传手段涉嫌虚假宣传。
赵良善认为,我国的父母子女关系主要通过血缘、婚姻、过继等法定事由形成,共享爸爸的理念和我国法律及社会公序良俗相悖,所以该家居的宣传理念亦是不合理的。
最新:这款小程序进行了修改
就在刚刚!
截止文章发出前,这款小程序依然在线,但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
修改前是这样的
↓↓↓
修改后是这样的,多了一行小字(公关/推广/市场调查)
↓↓↓
看来是出手补救了……
对于商家这样的营销手段,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交流。
来源:新华社微信
编辑:董淑杰